搜索

上谷杜洛周叛乱-细品《资治通鉴》之南北风云原文及译文

发表于 2025-04-05 07:46:54 来源:即刻报道网

《资治通鉴》原文  高祖武皇帝六普通六年(乙巳,公元五二五年)八月,魏柔玄镇民杜洛周聚众反于上谷,改元真王,攻没郡县,高欢、蔡俊、尉景及段荣、安定彭乐皆从之。洛周围魏燕州刺史博陵崔秉,九月,丙辰,魏以幽州刺史常景兼尚书为行台,与幽州都督元谭讨之。景,爽之孙也。自卢龙塞至军都关,皆置兵守险,谭屯居庸关。高祖武皇帝七普通七年(丙午,公元五二六年)壬子,魏以汝南王悦领太尉。魏安州石离、穴城、斛盐三戍兵反,应杜洛周,众合二万,洛周自松岍赴之。行台常景使别将崔仲哲屯军都关以邀之,仲哲战没,元谭军夜溃,魏以别将李琚代谭为都督。仲哲,秉之子也。杜洛周南出抄掠蓟城,魏常景遣统军梁仲礼击破之。丁未,都督李琚与洛周战于蓟城之北,败没。常景帅众拒之,洛周引还上谷。戊申,魏燕州刺史崔秉帅众弃城奔定州。乙丑,魏以安西将军宗正珍孙为都督,讨汾州反胡。杜洛周遣都督王曹纥真等将兵掠蓟南。秋,七月,丙午,行台常景遣都督于荣等击之于栗园,大破之,斩曹纥真及将卒三千馀级。洛周帅众南趣范阳,景与荣等又破之。甲申,魏行台常景破杜洛周,斩其武川王贺拔文兴等,捕虏四百人。杜洛周围范阳,戊戌,民执魏幽州刺史王延年、行台常景送洛周,开门纳之。 《资治通鉴》译文    普通六年(乙巳,公元525年)八月,北魏柔玄镇平民杜洛周在上谷(现在河北怀来和北京延庆附近)聚众造反,改年号为真王,攻陷郡县,高欢、蔡俊、尉景以及段荣、安定人彭乐等人都追随杜洛周造反。杜洛周围攻北魏燕州刺史博陵人崔秉,九月丙辰(十四日),北魏委任幽州刺史常景为兼尚书,作为行台,与幽州都督元谭一起讨伐杜洛周。常景是常爽的孙子。从卢龙塞(北京密云和河北交界喜峰口附近)到军都关(现在居庸关),常景都布置兵力守住险要之处,元谭驻扎在居庸关。梁武帝普通七年(丙午,公元526)壬子(十二日),北魏命令汝南王元悦兼任太尉。北魏安州(现在河北隆化)的石离、穴城和斛盐三戍的守兵哗变,响应杜洛周,叛兵聚合起来有两万之多,杜洛周从松岍(河北丰宁)出发赶赴叛兵所在地。行台常景指派别将崔仲哲驻扎在军都关截击杜洛周,崔仲哲战败而全军覆没,元谭的军队在夜间溃逃而散,北魏委派别将李琚代替元谭担任都督。崔仲哲是崔秉的儿子。杜洛周南下,抢掠蓟城(现在北京广安门一带),北魏的常景派遣梁仲礼击败了他。丁未(疑误),都督李琚与杜洛周在蓟城北边交战,李琚战败覆没。常景率众抵抗杜洛周,杜洛周带着人马回到了上谷。戊申(初十),北魏燕州(河北逐鹿)刺史崔秉率领众人弃城投奔定州(河北定州市)。乙丑(二十七日),北魏任命安西将军宗正珍孙为都督,让他去讨伐汾州反叛了的胡人。杜洛周派遣都督曹纥真等人率兵掠夺蓟南,秋季,七月丙午(初九),行台常景派遣都督于荣等人在栗园(河北固安)攻击曹纥真等人,大败敌人,斩了曹纥真以及将卒三千多名。杜洛周率众南去范阳(现在河北涿州),常景同于荣等人又击败了杜洛周。甲申,北魏行台常景击败了杜洛周,斩杀杜洛周手下的武川王贺拔文兴等人,捕获了四百人。杜洛周围攻范阳,戊戌(疑误),范阳百姓抓住了北魏幽州刺史王延年、行台常景,把他们送给杜洛周,杜洛周开门接纳了他们。该段历史解读请参看本公号同期发布文章:万俟丑奴入侵平凉,崔延伯萧宝寅大战万俟丑奴兵败损失三万多人,大将崔延伯中箭身亡--细品《资治通鉴》之南北风云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随机为您推荐
热门文章
文章排行
版权声明: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。

Copyright © 2025 Powered by 上谷杜洛周叛乱-细品《资治通鉴》之南北风云原文及译文,即刻报道网   sitemap

回顶部